齐白石(1864年1月1日─1957年9月16日),祖籍安徽宿州砀山,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(今湖南湘潭)人。原名纯芝,字渭青,号兰亭。后改名璜,字濒生,号白石、白石山翁、老萍、饿叟、借山吟馆主者、寄萍堂上老人、三百石印富翁。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,世界文化名人。早年曾为木工,后以卖画为生,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。擅画花鸟、虫鱼、山水、人物,笔墨雄浑滋润,色彩浓艳明快,造型简练生动,意境淳厚朴实。所作鱼虾虫蟹,天趣横生。齐白石书工篆隶,取法于秦汉碑版,行书饶古拙之趣,篆刻自成一家,善写诗文。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、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。代表作有《蛙声十里出山泉》《墨虾》等。
白石老人曾有"删去临摹手一双"句,反对的是谁,不能深究。但我们需要崇尚的是老人这种原创的精神。大理论家陈传席先生曾这样说"白石的山水太天才化了,只宜欣赏,不宜师学"。如果说白石老人的花卉翎毛有青藤白杨或他人的影子,那老人的山水才是真正的"我家山水"!尽管白石老人在山水上也继承了前人的传统(也曾学四王山水),但改的比较彻底。刘新惠先生也认为"白石山水甲天下"!本幅《绿天野屋》,是具有文人化画风的山水意境,气势雄浑,趣味高古;且构图大胆,新颖绝伦,展现出出人意表的奇想。大家所谓白石老人的"馒头山"是不加皴染的率性而为,这是真正的"独抒性灵,不拘一格"的童心展现,是"吾写吾法"的真性情的描绘。但这种率性而为并不是粗疏,试看白石老人笔下之芭蕉,说"疏可跑马,密不透风",还说"各有千秋,绝不雷同",从这张画上完全可以体会一番。每一片芭蕉叶子各具形态,或掩或映,或争或让,或压或承,而最主要的是,尽管如此之繁杂,但绝不凌乱,只要你顺着叶脉往下走,就能发现每片叶子都长在它应该长的那棵树上。如果再拆开看每一根线条,那是功力的体现,篆籀笔法,且流畅自然,非成竹在胸者不能为之;非大师不能为之!就是您想用哪个名人诗句都概括不出而只能说的那句"叹为观止"!再看构图,所谓经营位置,"计白当黑"亦或"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"是教学理论的范本。整个画面是"白"与"黑"的冲突与融合。画面好像没有用色,仔细考虑是不是应该这样想:头上是晴朗的,一望无垠的蓝天,占了大约画面三分之一的空白,而中间"留白"是一片雾蒙蒙的云雾,绿色的芭蕉叶、白色小屋全用白描勾勒,蕉林小路曲径通幽,回环之中引人入胜。而只是点厾的苔点儿和远山是重色,须用笔繁多的绝不渲染,略为简易的重笔为之,加上优美的自书诗文"芒鞋难忘安南道,为爱芭蕉非学书。山岭犹疑识过客,半春人在画中居"以及整个的浓墨题款,显得对比强烈而冲淡和谐。最后试谈本幅图的境界,"有我之境"和"无我之境"或许是自我选择的,举个例子吧!在白石老人画的这张绿天野屋里,或闲聊、或手谈或独钓,您是愿意呢还是愿意呢还是愿意呢!前人曾有《卧游图》,说白了就是躺着看着画儿,想在画儿里面逛逛,或者小憩一会儿。那这张《绿天野屋屋》的境界,还真得您自个儿去体会了,心旷神怡,仿佛误入仙境。白石老人的《芭蕉屋图》有多幅,其"蕉屋"主题与远游印象、家乡记忆都有关系。最早的一幅同题画作于1907年游钦州时名作《绿天过客图》。以后《绿天过客图》的变体画,多题名"芭蕉书屋"或"蕉屋"。"芭蕉"形象在齐白石的艺术世界里成为入乎现实、却又超越写实的多元文人意境绘画语言。白石老人一再描写芭蕉主题诗画,借着芭蕉,抒写情怀,等同效法古代文人陶渊明不如归去寓意,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芭蕉意象画作,透露出个人怀乡的感觉世界和心理世界。时代的进步,科技的发展是人类努力的必然,但"双刃剑"的弊病就是造成了"世界是平的","同一性"是这个世界的特征,我们都生活在一样的、狭小的、灰色的空间里;吃的、穿的、用的都是一模一样的;漫无目的、无聊却终日忙碌,不知何日就见到了地下的那个老皇上。白石老人的田园风格让我们能回忆起童年那些美好,田间放牧、草间捉虫、河里打渔摸虾甚至是无事闲看路边的野花。这些是每个成年人所谓"偷得浮生半日闲"所须重温的那些逝去的日子。所以说白石老人的画给人一种温暖、一种期盼、一种寄托、更甚至说是光明。个人以为,收藏不仅仅是要体现它时下的价值,收藏的主要是文化。从艺术思想史的角度考虑,家国之思是每朝每代人都要经历的苦痛,而作为表现手段之一的艺术形式绘画可以用"暮鸦宾鸿"为之,也可以用画家熟识的旧物表达,作为山水田园画派的白石老人,用自己天才的表现方式做了《绿天野屋》,诠释了其真情真性,都说思想与形式的统一。
此副《绿天野屋》作品,是白石老人在九十高龄的巅峰之作,且是白石老人在衰年变法的精品巨作。篇幅之大,长:365cm,宽:144cm,近四十八平尺。意境深远,气势恢宏,仿如仙境真是美不胜收。极具投资收藏价值。